口腔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深刻变革期。
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介入打破了时空壁垒,无缝衔接工作流程,推动口腔诊疗过程和成果的标准化,从而提升效能与品质;另一方面,数字化赋能进一步扩大了口腔市场的容量与潜力。
在此背景下,2025年3月30日至31日,由日照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指导,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办,日照市生命健康产业链服务专班协办,日照菁英传媒科技、动脉网承办的“2025数字口腔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首届数字口腔创新挑战赛决赛”在日照东湖开元名都大酒店圆满举办。本次大会历时两天,吸引300+行业人士参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的支持单位有日照银行、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日照高新发展集团、日照财金股权投资、金雨茂物、创景资本、医睿星资本、兴证资本、君联资本、松柏资本、探针资本、山蓝资本、IDSO齿科联盟、沪鸽口腔、蓝莓湾等一众知名单位,媒体支持机构有好的牙、极周在线。
纵观大会全貌,其具有规格高、大咖云集、话题前沿、形式多样等特点,细致勾勒出口腔创新生态全景,为行业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与产业交流的盛宴。
顶级大咖齐聚,共享口腔创新领域最深洞察
2025数字口腔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来自政、产、学、研、医、投等领域的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就口腔行业的发展趋势展开深入分享与讨论,锚定新方向,共享新机遇。
在上午的议程中,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会长张伟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化浪潮正深刻重塑医疗健康领域,中国数字口腔产业也正从跟跑者向并跑者再向领跑者转变。日照以此次数字口腔大会为契机,凝聚行业共识,强化技术+临床协同,深化产业链+生态圈的协同,关注产业+监管的协同,重点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积极关注并参与有关数字口腔领域的监管法规与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共绘智慧医疗新蓝图,共筑口腔健康新生态。
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王兴在致辞中提到:中国科技进步十分明显,特别是人工智能在今年震惊全球科技界。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推动中国口腔医学事业进一步发展,不仅能为老百姓的口腔健康造福,也能服务国家健康中国伟大战略,中国口腔医学、口腔产业也终会迎来璀璨的一天。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医疗器械监管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兰明以“中国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进展”为主题发表演讲,并提到监管部门正不断完善法规,特别是在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监管科学化水平,从而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推动行业创新和持续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进步做出医疗器械行业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口腔颌面外科系副主任、二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数字头颈肿瘤技术中心主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会长,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第五任所长,陈万涛围绕“口腔颌面外科数字和人工智能产业前沿研究”作专题报告,他指出:基于学科常见疾病的发生和诊疗数字信息,通过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相关AI技术的发展,正在变革着全球口腔颌面外科的诊疗体系,比如数字病理和标志物智能诊断、分子诊断、口腔颌面头颈器官分割,CT和MRI的AI读片、精准治疗等,这些新技术可以辅助医生做出疾病快速的诊断和诊疗计划。
动脉网创始人李大韬在现场分享道:中国医疗器械从最开始比较低效的仿制,逐步走到质量相仿再到创新,甚至全球新的阶段,这个过程中叠加了非常重要的中国工程化能力。现在,包括沪鸽口腔等头部企业都在出海,这是当下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特征,也是行业的大机遇。
在“十四五”规划里,到2035年中国将达到人均GDP 2万美元,而横向对比人均2万美元的国家,人均口腔年消费大概80美元,因此中国口腔产业未来理想的市场规模上限将有近8000亿,还有3-4倍的巨大增长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是行业的核心驱动力,其价值体现在技术普惠和推动组织变革。为抓住未来机遇,他建议一是聚焦国产替代与数字化,如布局上游材料、智能设备等赛道;二是打造产业集群,通过大赛、孵化加速项目落地;三是全球化视野,支持企业出海,培育世界级品牌。
在下午的议程中,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王兴就中国口腔医学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牙口腔医生和病人打交道不仅是用先进的技术治病,更是要呈现口腔医生对病人的责任使命和关怀,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而这些,人工智能可能还做不到,所以人工智能可能会替代医生的一部分工作,但完全替代还不太可能。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山东工研院智慧医疗与精准正畸研发中心主任周元峰以“面向精准正畸的多模态口腔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为题展开分享,他介绍了近几年团队取得的关键技术成果,希望能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口腔行业,让数据处理变得更加轻松,帮助正畸医生为更多患者服务,以缓解牙医数量短缺的问题,同时用信息化的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诊断精确度。
南京金雨茂物合伙人李洪森带来了主题为“资本视角下数字口腔医学的前沿发展路径”的演讲,他表示数字化是口腔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5年至今,数字化设备价格大幅下降,如CBCT从百万元级降至20万元以内,口扫设备从几十万元降至万元级,价格下降推动了数字化设备的普及,为行业带来三大变革。一是提升效率与精准度,如数字化技术将单冠制作时间从几天缩短至几小时,同时提高了诊疗精准度;二是赋能民营机构,民营诊所依赖数字化工具弥补专家资源不足的短板,年轻医生创业也更倾向于选择数字化解决方案;三是满足患者需求,根据调研,70%以上的90后、00后患者倾向于选择提供数字化服务的诊所。另外,从投资视角看,口腔行业的三大方向值得关注,分别为数字化技术与设备(如三维扫描、3D打印、AI辅助设计等)、上游材料国产化(如陶瓷、金属等材料的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出海与消费市场(具备海外渠道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而消费级口腔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沪鸽医疗集团CFO、董事会秘书相龙升在“口腔材料及医疗器械出海机遇与挑战”的演讲中表示,医疗器械企业出海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是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管理。这不仅是法规层面的刚性要求,也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市场估值。同时,全球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日益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良好的ESG管理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有效落地ESG管理需要公司多个关键部门协同推进。
第一场圆桌环节以《数智化如何提升口腔诊疗的质控效率》为话题,由好的牙联合创始人大麦梓坚主持。参与研讨的嘉宾包括:滨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院长及烟台市口腔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柳忠豪博士,第八届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主任委员及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教授金作林,迈尔医疗生产研发中心总监任乐涛,熊猫刷牙创始人高婕,国药投资投研总监曹师越。
第二场圆桌环节以《数智融合——如何做好口腔门诊差异化经营?》为话题,在兴证资本医疗健康行业中心负责人叶苏的主持下,欢乐口腔医疗集团、IDSO副总裁丁宁,泰康口腔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医疗官程小林,舒倍登CEO杨建,海狸家董事长黄炜进行了深入讨论。
第三场圆桌环节以《数字口腔新材料革新与行业升级路径》为话题,由动脉网高级研究员胡煊主持,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骆小平,蓝皓生物董事长陈德夫,普利生营销副总、高级工程师刘杰参与分享。
创新赛事成果丰硕,透露行业未来趋势演变
与大会同期举行的首届数字口腔创新挑战赛迎来了决赛。在现场26个入围决赛的参赛项目一一进行了展示,评审专家悉心点评、精准指导,对众多项目的市场前景寄予厚望。
最终,获得首届数字口腔创新挑战赛决赛三等奖的是:熊猫刷牙(人工智能口腔预防护理&治疗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易得道科技有限公司、可视化AI口腔健康管理系统——珠海爱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全域口腔健康促进系统——舒倍登(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天然牙科树脂材料——石涛团队、基于“人体复杂体液环境下骨组织粘接固定与修复”技术的骨组织粘合剂研发及产业化——苏州九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牙裂粘接CI-82材料技术——韩佩佩教授团队。
基于骨发育能力的3D打印多生物特征隐形矫治技术——西安博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吸汽口镜——广州邦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抗菌钛合金——中科院金属所任玲研究员团队获得二等奖。
拿下一等奖的是全球领先的义齿产品数字化智造平台——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项目集中于口腔产业数字化前沿,涵盖口腔牙周设备、3D打印材料、口腔大数据系统、正畸矫治力可视化系统、正畸头影定点测量系统等软硬件,贯穿口腔诊疗全流程。这些创新成果充分展现了数字口腔产业的活力,揭示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彰显了中国数字口腔的创新思维。
持续纵深,口腔行业创新生态愈发成熟
良好的行业生态离不开具备产业集群优势和深度协同能力的区域支持。作为大会举办地,日照正全力推动口腔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已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
在政策支持方面,日照针对口腔医疗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日照高新区关于促进口腔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与《日照高新区关于鼓励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研发的若干政策》,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支持,其中三类医疗器械证最高可获700万元奖励。
在合作研发方面,日照高新区内企业已与华西口腔、北大口腔、上海九院、中山医院等多家知名口腔医院展开深度合作。沪鸽口腔于2022年建成山东省唯一的口腔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迈尔医疗则建成山东省唯一的口腔领域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从落地成果来看,截至目前,日照当地口腔企业已获批3类医疗器械近20个,二类医疗器械近30个,一类医疗器械近30个,这得益于日照高度重视医疗器械审批环节的服务。
为吸引更多创新力量加入,大会期间,日照高新区向行业推介了亚太数字口腔创新港。具体来说,亚太数字口腔创新港以“一港四园”为核心架构,着力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口腔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构建起硬件制造、软件赋能、临床转化的全口腔创业系统。
一港是指数字口腔创新总部,即创新港的智慧中枢,这里集聚四大中心,一是口腔孵化加速中心,二是口腔医疗器械CDMO创新转化中心,三是口腔医疗器械审评监管服务中心,四是北大口腔医学院口腔医疗器械检验中心(日照)服务工作站。
四大配套产业园是创新港的核心载体,一是口腔新材料产业园,这是全球口腔市场的材料库,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口腔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重点布局口腔生物材料,口腔锆材料、合金材料、种植体及义齿加工生产等领域,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突破高端材料的卡脖子技术,已经在全球材料市场占据更多份额。
二是口腔智能设备产业园,作为先进的口腔装备的加工厂,园区建筑面积十万平方米,拥有标准化厂房系统,配套设施齐全,致力于打造中国口腔智能装备制造标杆园区,将以数字化、智能化、国产化为核心方向,集中招引一批口腔智能装备生产企业,涵盖口扫、口腔照明、种植、3D打印设备等领域企业,通过推动产业数智化升级和智能化转型,实现口腔医疗器械的国产系列,助力口腔医疗装备行业迈向价值链高端。
三是口腔AI服务产业园,其是智慧口腔临床的中枢站,包括日照科创中心与黄海数字智谷两大数字园区,涵盖写字楼、公寓、酒店、商业四大配套业态,为入驻企业提供便利的工作、生活、出行条件,以软件开发、数字经济、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主要方向,打造跨境电商、AI、口腔数字化平台、互联网临床学术培训等数字服务企业集聚区,为全国口腔医院、诊所及重点消费者提供服务。
四是口腔医美康养产业园,是未来口腔产业的新模式。依托日照口腔医院和现有的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引进国际知名连锁品牌,打造高端口腔医院集群;同时依托日照每年六千万的旅游消费群体,按照牙齿医疗+旅游康养新模式,招引一批口腔医美、正畸、种植等牙齿经济的企业,打造集口腔医疗服务、康复休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提供治疗+度假一站式服务,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丽、休闲的综合需求。
为集聚更大势能,在大会上,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疗器械检验中心(日照)服务工作站正式揭牌。
此外,现场进行了“亚太数字口腔创新港”科创及人才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同时,“亚太数字口腔创新港”启动暨“亚太数字口腔创新联盟”宣告成立。
毫无疑问,日照已构建起肥沃的创新生态土壤,这将为中国口腔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